如何应对新冠病人出院复阳的新状况新冠病毒

时间:2021-11-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军队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如何进行救治?《新闻1+1》今日疫情分析,白医院呼吸科专家刘又宁、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宋青,解读疫情。

今天,致敬志愿者们!

今天是3月5号,是一个与爱和志愿服务紧密相关的日子,所以一开始首先要对在武汉和湖北成千上万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

在春晚的舞台上,我们曾经说隔离病毒,但是不能隔离爱。如果没有志愿者在武汉,在湖北所提供的服务,这句话是要大大的打上折扣。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能记住名字的可能只有几个,而由于戴着口罩甚至穿着防护服,连你的样子可能都看不清楚,但是你在做,被帮助的人却充分的感受到,整个社会都记住你们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虽然更多你们面对的是被帮助的人,时间这么长不排除也会有一些不理解、误解、责难甚至是委屈,但是被磨的石头才亮!疫情终将过去,这一段志愿服务也会成为你们重大的收获,因为你让很多被帮助的人在最无助的时刻,在暗处感觉到光。而你们的生命也因为这段时间的历练而闪闪发亮。所以,非常的谢谢你们,同时等疫情过后让我们再拥抱。

接下来呢,我们要连线一位重量级的嘉宾,坦白说他可能也算作是一位志愿者,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今年75岁,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专家,在前方这个级别的专家,应该他是年纪最大的,比李兰娟院士还要大两岁。他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他的前任是钟南山,他的后任是王辰院士。03年曾经确诊第一例非典患者,今年2月9号就到达了武汉,他是军队前方专家组的组长,医院呼吸科的专家,刘又宁。

出院抗体检测意义重大

刘教授,您好,首先以您的年龄,可以不去,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去前方?

刘又宁:首先我还能做好多事儿。我们年轻的年代有一首歌叫做《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可能就属于那一类的。我到前方来有几个身份在驱使我,一个我是共产党员,一个是革命军人,第三个就是医生。我这个医生还不同,因为我是呼吸科的医生,我的专长的就是呼吸道感染和机械通气这两项技术,都是前方急需的。所以我也一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slmo.com/kfal/14289.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